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欧盟调查的中国产业补贴究竟是什么?

中国并非唯一在实施产业补贴措施的国家。甚至,全球已然进入了一场你追我赶的补贴竞赛、针锋相对的相互报复和贸易保护主义当中。


美国对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诸多中国产品征收超高关税的情况下,大家都在观望美国盟友欧盟接下来的行动。在过去的几个月内,欧盟展开了一系列针对中国企业的调查行动。去年10月,欧委会对中国电动汽车进口正式启动了反补贴调查,而在今年7月前,欧盟很可能会对中国电动汽车进口征收临时反补贴税。


在经贸问题上,美欧目前对中国的指责集中在政府补贴和过剩产能上,美国正在把指责付诸结果,欧盟则正在付诸行动。那么,他们所说的政府补贴到底是什么?究竟又是什么正在刺痛他们的神经?


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Kiel Institute)的一份关于中国产业补贴数目与规模的研究报告称,政府补贴在中国无处不在。2022年,超过99%的在中国的上市企业都接收到了直接补贴。总体上来说,中国的政府补贴力度要高于大的欧盟国家和经合组织成员国的好几倍:保守估计,中国2019年产业补贴金额达2210亿欧元左右,占GDP的1.73%。从补贴数目占GDP比重来看,中国产业补贴占比是大的欧盟国家和经合组织成员国至少三到四倍。而从补贴占企业营收比重来看,经合组织2021年的一份更全面的研究显示,前者甚至是后者的九倍。


研究尤其提到,中国针对电动汽车和海上风力涡轮机行业头部企业比亚迪明阳的直接补贴于2020年到2022年期间出现了大幅增加,这些补贴能够帮助这些企业进军海外,并在欧盟市场站稳脚跟。研究称,比亚迪获得的直接补贴由2020年的约2.2亿欧元攀升至2022年的21亿欧元,而从补贴额占企业营收比例来看,该比重在此期间由1.1%增至3.5%。而且,比亚迪获得的需求侧购车补贴也远远高于国内其他品牌或特斯拉大众


就欧盟正在调查的中国产业补贴问题,我特意采访了该研究作者之一、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Kiel Institute)国际贸易专家刘宛鑫(Wan-Hsin Liu),问到上文所提到的补贴是否特指“目的在于鼓励出口的补贴”。刘宛鑫表示,即使中国相关企业获得的补助增加,即便其同时间内出口也发生增长,在没有相关补助细节资讯的情况下,也只能说两者可能正相关,但不能直接说这些补助都是以出口业绩为条件的补贴, 也因此不能简单的说这些补贴就是出口补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从相关企业年报所提供的(非细项)资讯看到,补助的范围其实很广泛,其中也有研发补助或员工相关补贴等,所以这些近期增加的补助应不能一概认定为出口补贴。至于哪些可能会被认定为出口补贴,还是待欧盟进一步调查。”


刘宛鑫同时指出,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补助的调查重点不局限于狭义定义的出口补贴或本地含量补贴,而还包括直接转移资金和潜在直接转移资金或债务、政府放弃或不收取收入和政府以低于适当报酬的方式提供商品或服务,其调查的重点在中国是否对该产业有这些补贴行为且对欧盟产业造成损害或损害威胁、不利影响或不利影响威胁。“要强调的是,即使欧盟调查的补贴超过狭义定义的出口补贴或本地含量补贴,但欧盟强调它的调查还是符合世贸规定的。”


在谈到中方多次回应的“中国的新能源产业是通过充分的市场竞争塑造的,而不是靠政府补贴形成的”时,刘宛鑫认为,中国企业强大的产业化与量化的能力绝对在中国新能源产业优势发展过程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但同时不否认的是,政府在政策上的推进与补助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比方说中国几年前的动力电池白名单政策,在白名单政策2019年废止前,新能源汽车得使用白名单上的电池企业生产的电池,不然无法进入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也因此不能获得补贴,加上电池白名单的企业仅有中国的动力电池企业,所以该政策一定程度上给了中国动力电池企业政策上的红利,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产业发展其竞争优势。”


中国并非唯一在实施产业补贴措施的国家。甚至,全球已然进入了一场你追我赶的补贴竞赛、针锋相对的相互报复和贸易保护主义当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初的一份关于各国补贴贸易溢出效应报告表明,在全球范围内,产业政策和补贴正在回归,比较显著的例子有美国的《降低通胀法》、欧盟的“欧洲绿色协定”和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等。而且,越来越多的政府补贴涌入制造业。无论是出自经济驱动因素,比如增加供应链韧性,还是出于包括国家安全在内的非经济考量,这些干预都对经济产生明显的影响。即使不直接和贸易明确相关,但是一国的政府补贴也会以不同的程度影响到国际贸易流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另一份报告也指出,一些国家的产业补贴让另一些国家提高了警惕,并十分担忧自身在经济和国家安全上的损失,从而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报复行为。来自中国、欧盟和美国最近的数据表明, 当一个大型经济体对某一产品的补贴行为,另一经济体在一年之内对同一产品做出补贴回应的平均可能性为73.8%,当然,补贴引发进口限制措施的概率也不低。


欧盟方也想出台欧版《降低通胀法》,却因资金来源和欧盟成员国共同举债障碍等问题难以落地。不过,在新冠疫情形势之下,欧盟松绑了国家援助规则。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发布的《欧洲经济展望》,欧盟内部扭曲贸易的补贴在2021到2023年间的平均水平比2009到2020年间平均水平增加了66%。报告同时指出,欧盟成员国层面的类似于美国的《降低通胀法》的补贴会削弱单一市场,导致资源错配,预计带来GDP上0.6%的损失。欧盟应当在打造真正的单一市场上下功夫,若欧盟内部贸易壁垒造成的成本降低10%,则会带来长期经济增长提高7%。


刘宛鑫并不完全认同中美欧三大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补贴竞赛已经全面展开,她指出,“中美是,欧盟目前还有限,未来仍不可知。但若中美补贴竞争更白热化,欧盟与企业受到更大竞争压力,补贴竞赛升温不无可能。”

标签: 补贴 欧盟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